是“谁”,让日本首相安倍不得不辞职?

 
8月28日,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为“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复发”,宣布辞去首相一职。此前4天,他刚刚因连续在任天数达到2799日,成为日本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。

 
到底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?
 
这个被称为“绿色癌症”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“击倒”的?
 
早在10年前,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公布了一项有关炎症性肠炎的数据,武汉市2010年这一年里,新增了124例炎症性肠炎患者,大约每十万人中,会新增2.14个炎症性肠炎患者。
 
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它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像普通肠炎一样出现腹泻,腹痛。值得注意的是,90%以上溃疡性结肠炎会出现粘液血便,这是区别于普通肠炎的最明显症状。这种免疫性缺陷疾病需终身服药,否则术后会马上复发。


 
专家预估目前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二、三,有着从罕见病到少见病甚至发展为常见病的趋势。此外,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同。
 
为什么把这种病称为“绿色癌症”?因为它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不影响患者的寿命,但是它会伴随患者终身。
 
患者会经常处于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的过程,活动期就像“火山爆发”,每天要跑十几二十几趟厕所,持续血便,腹泻,腹痛,导致出现贫血、营养不良、体重下降、大出血等并发症;而缓解期就像“火山休眠”,患者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。
 
此病“最爱”年轻人 
越是低龄发病越“糟糕” 
 
溃疡性结肠炎(UC)属于炎症性肠病(IBD)的一种,另一种叫克罗恩病。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段通常在15-35岁和50-55岁,当然由于个体差异,青少年发病的也比较多见,最小还有3岁的患者。
 
越是低年龄发病,越是预示着疾病以后可能不容易控制。
 
据媒体报道,安倍晋三自17岁起患有溃疡性结肠炎。早在2007年,安倍晋三首次出任日本首相刚满一年时,就因此病发作而离任。这样算来,从17岁开始,现年66岁的安倍和溃疡性结肠炎已经“纠缠”了差不多50年。
 
近10年来,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,如今已有约50万人。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。以安倍为例,精神压力大、工作疲劳都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。
 
病程太长几乎不能治愈 
反复发作,癌变几率很高 
 
溃疡性结肠炎的一大特点就是反复发作,病情严重则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、脓肿,甚至穿孔,许多患者都饱受其折磨,生活质量大打折扣。

 

 
消瘦和便血是最大的症状,大部分病人都有“面黄肌瘦”的体征。
 
而安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,他从1998年任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时,只能依靠打点滴生活,体重由原来的 65公斤减少到 53公斤。
 
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如果超过15年,就有约7.5%的患者发生癌变,如果超过25年,就有15%的患者发生癌变。
 
这是种现代病、文明病 
吸烟、熬夜都可能是高危因素 
 
炎症性肠病越来越多出现在现代社会,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‘富贵病’。”可能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溃疡性结肠炎,这种病是“现代病”“文明病”,中国病人越来越多也跟西方饮食结构的引入有关。

 

目前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明,发病机制也仍不是十分清晰,但通过一些临床的观察可以推测,吸烟、经常熬夜、长期摄取高脂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饮食、过度食用冰箱食物、长期过度疲劳、缺乏维生素D等都有可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。

 
常年腹痛或腹泻者要检查 
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 
 
因为腹泻、腹痛很常见,因此炎症性肠病往往被忽视,误诊率很高。在这里要提醒大家,有常年腹痛或腹泻的患者,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。
 
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,很多病人被确诊时,病情已经很严重了,治疗的难度也会很大。而部分病症较轻的早期病人,只需坚持用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,越早治疗效果越好。

现在没有办法预防溃疡型结肠炎,但是有家族史,有强直性脊柱炎、皮肤结节红斑病的患者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危人群。
 
把溃疡性结肠炎当做与糖尿病、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疾病,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坚持服药来控制它。